为何上海公募业曾经的先发优势近年来逐渐消失?在公募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背景下,上海的公募基金公司为何悄然掉队?《第一财经日报》通过对上海滩曾经的“公募领军者”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以期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
华安:最后坚守者滑落
作为曾经的上海公募业的骄傲,华安基金成立于1998年,本世纪伊始一度领跑公募业,2001年其以管理资产净值117.56亿元的规模位居行业第一。随后的四年,华安一直位居行业规模前三;2006年,华安第一次跌出前十,当年末其管理规模为265.61亿元。
2007年,凭借着A股市场难得一见的大牛市,华安基金实现了规模近5倍的增长,年末管理规模增至1074.21亿元,再度进入行业前十。随后几年,虽然不断有上海公募基金进入行业前十,但多是“昙花一现”。2011年,华安基金凭一人之力维系着上海公募业传统地位。只是到了2012年,这位“坚守者”也再次跌出前十,上海公募也再度“失守”。
对于华安的退守,南方一家公募基金人士曾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去年华安基金跌出”前十“其实并不令人意外。”去年上半年,华安基金一度凭借短期理财产品规模再次突破千亿关口,但事后证明这只是华安基金“千亿梯队”短暂游。
“前些年华安有过高速发展时机,可是他们错过了市场给予的好机会。未来随着银行(行情 专区)系基金的优势日益显现,该公司或面临的阻力前所未遇。”上海一位公募人士对记者表示。
上述人士所说的发展时机,但华安基金并未把握住,却一直受到自身因素的困扰。2007年,公司原总经理韩方河获刑;2009年,华安上证180 ETF申购赎回清单错误事件;2011年,华安“自掏腰包”1857万元填补华安国际配置清盘“窟窿”。俞妙根的离职也震动了整个上海公募业,随后公司首席投资官王卫国,公司副总经理李炳旺、韩勇相继离职。
“一批受到投资者信任的高管密集出走,对于任何一家公募基金而言,所带来的伤害都将是巨大的。”一位公募基金高管人士对记者表示。
国泰富国:“稳步”跌出前十
同样是“老十家”,国泰、富国两家基金公司多年来一直十分稳健,但这种稳健显然有些不合时宜。
2012年末,富国、国泰两家基金公司的管理规模分别为751.72亿元和547.31亿元,分别位居行业第13位和第17位。“这两家公司的”日子“其实过得不错,只是相比其他”老十家“,他们这些年的步子确实慢了不少。”一位已经“公转私”的业界大佬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感慨道,“原因其实就是过于稳健。”
的确,国泰、富国的稳健在业界是出了名的。“我们从来不盲目创新,我们只是把普通的事情做得更好。”国泰基金总经理金旭曾公开表达对于公司传统稳健文化的认可态度,并表示这对于国泰基金是实用的。
富国总经理窦玉明也曾表示,“基金业并非要做大才能生存。”“国际经验显示:大而全的基金公司有很好的;小公司有了独门武器,也有成长机会。最可怕的是啥都做,啥都没做好的。”他强调称,“基金业最终比试的,不是你的规模是否够大,而是你的产品是否够好。”
如今的国泰、富国两家公司似乎都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近来,国泰基金创新产品表现抢眼,而富国也正在沿着窦玉明几年前所定下的“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在债券类产品方面成为行业翘楚。
上投交银:“领军者”昙花一现
其实上海滩并非只有3家“老十家”公募基金,过去十多年发展进程中,也曾有上投摩根、交银施罗德等基金公司进入过行业前十。不过,随着这些公司领军人物的陆续出走,“行业前十”也成为昙花一现。
2004年上投摩根基金成立,作为公司创始团队之一的原总经理王鸿嫔凭着超前的营销理念和丰富的从业经验,在短短三年内将上投摩根基金带入行业前十。数据显示,成立当年上投摩根管理规模仅13.85亿元。不过,到了2006年末,公司管理规模增至286.13亿元,位居行业第十一位;2007年末,该公司以968.70亿元的管理规模跨入前十之列。
然而,高速扩张的上投摩根随即迎来第一次也是自成立以来最严重的一次人才流失潮。公司原副总经理、投资总监吕俊离职;原督察长刘建平离职;继任投资总监孙延群病逝;副总经理傅帆离职。到了2009年,王鸿嫔也最终选择离开。去年年末,上投摩根基金管理规模跌落至行业第15位。不过,从该公司2012年的业绩表现来看,其内部改革计划的成效已经逐步显现。
交银施罗德基金则似乎是相同故事的不同版本。公司原总经理莫泰山将2005年才成立的交银施罗德带入行业前十只花了四年时间(2009年)。随后公司也遭遇了一波人事震荡:原投资总监李旭利离职;投资副总监郑拓离职。2010年,莫泰山正式宣布离职。2012年末,交银施罗德基金的管理规模较当年近千亿的高峰已缩水近半,仅544.18亿元,位居行业18位。
汇添富:后起之秀?
近些年,汇添富基金可谓风头正劲,2012年公司一度杀入行业前十,年末之时位列行业第15位。“汇添富基金强大的市场团队和创新精神,使得其未来再度进入前十并坐稳的概率变大。”上海一家公募市场部负责人对记者表示。
汇添富成立于2005年,是一家典型的市场型公司。成立第二年即将管理规模增至106.28亿元,2007年的大牛市中汇添富一鼓作气成为行业第17位,规模达到766.84亿元。2008、2009两年连续位居行业第14位。2012年上半年,凭借着2只短期理财产品首发总额超过400亿元的良好表现,汇添富基金半年度规模排名一度杀入行业前十。
“虽然汇添富年末未能站稳行业前十,但其市场团队强大实力,加上未来创新产品陆续推出,这家并非元老的公司可能再度杀入前十。”一家中型基金公司人士表示,“在产品业绩不出现大的问题的情况下,该公司市场化的运作将对其扩张提供有力的支持。”